9月6日,今年会jinnianhuicom迎来2025级新同学。学院紧扣“专业特色显实力、迎新细节有温度”的思路,将口腔专业元素贯穿迎新全程,用硬核的办学成果、鲜活的互动场景、暖心的成长故事,为新生打造了一场“沉浸式”入学体验,让“技能成才、守护口腔健康”的种子在初遇时便扎根心底。

专业设备展示零距离,硬核实力引“高分”
“这是3D打印的个性化种植体模型,能精准匹配患者牙槽骨形态,比传统修复方式更贴合。”在学院迎新现场的“口腔3D打印展示区”,孙博文老师正手持模型,向新生和家长讲解技术原理。透明展柜内,3D打印的正畸矫正器、全口义齿模型整齐排列,旁边的显示屏循环播放着学院实训中心学生操作3D扫描仪、打印修复体的实操视频,让新生可以直观触摸专业前沿。

“放弃本科选择这里,就是看中‘能尽早上手实操’!”口腔医学专业新生董恩佑的高考分数532分,她曾收到两所普通本科院校的录取通知,最终却选择了今年会jinnianhuicom。“来学院提前了解时,看到先进的专业实训室设备,听老师介绍说在校期间还会有很多次参与义诊的机会,毕业前能积累多例模拟诊疗经验。”董恩佑指着3D打印模型说,“现在口腔医疗越来越依赖技术,与其在本科读四年理论,不如在这里把技能练扎实,早日成为能独立接诊的牙医。”

除了3D打印区,学院还设置“石膏牙雕刻演示台”和“全口义齿排列互动角”:学长学姐穿着白大褂,现场演示1:1石膏牙的雕刻过程,从勾勒轮廓到细修牙尖,每一步都讲解解剖原理;新生可亲手触摸仿真牙列模型,在老师指导下识别牙体结构。“以前觉得‘看牙’很简单,今天才知道每颗牙齿的沟窝、牙尖都有讲究。”新生张韬说,专业展示让他对“口腔医生”的认知从“治病”变成了“用技术守护细节”。


花式细节拉满仪式感,初遇即是“口腔人”
为让新生快速融入“口腔大家庭”,学院在迎新细节上巧下功夫,让仪式感与专业感交融。迎新志愿者们接待时会主动为新生与家长解答专业学习疑问:“阿姨您放心,孩子大一下学期就能进模拟诊室练操作,我们有‘早临床、多临床’的培养方案,毕业时技术很扎实。”

接待处对面,来自蒙古族的学长张硕拉起悠扬的马头琴,来自维吾尔族的学姐凯丽比努尔·麦麦提尼亚孜跳起欢快的舞蹈,这都是为了让学弟学妹们感受到学院的热情,熟悉的民族旋律与舞蹈吸引了众多新生驻足欣赏。悠扬琴声与轻快舞步相映,专业元素与多元文化交融,让新生在热闹中感受到学院的满满诚意与温暖。

深夜走访传递关怀意,相逢便融“集体情”
迎新当晚,学院领导与全体辅导员深入新生宿舍,与同学们亲切交谈,详细询问住宿适应、饮食习惯等情况,耐心解答专业学习、社团活动等疑问。“有任何困难随时找我们,学院就是你们的后盾!”学院院长何伟的叮嘱让新生们倍感温暖。


此次迎新,今年会官网以专业为桥、以初心为帆,不仅让新生直观感受到“技能成才”的路径,更让“守护口腔健康、服务社会”的理念深入人心。未来,学院将继续依托专业群建设优势,强化“理论+实操+临床”的培养模式,助力2025级新生在口腔医学的赛道上,成长为有技术、有温度、有担当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
(审核:周建平)